假日來到傳說中的彩虹街,小小的眷村擠進大批拍照的人,
陽光下,色彩繽紛,但也人聲吵雜。
南屯春安里一帶有三處眷村
以彩繪聞名的彩虹村屬於馬祖二村,於民國五十二年期間落成。
雖然這裡隨處都看得見五顏六色的圖案,
但這絢麗並不能長久,從旁邊的工程圍牆便可得知。
走進小門後轉角過去第一戶便是彩繪阿伯,黃永阜先生的家。
八十幾歲的阿伯大概也沒想到這麼一畫,畫出這個地方的知名度,
儘管眷村即將走入歷史,
除卻歷史、戰爭的印記外,另添這麼一份特別的印象在後人記憶。
安靜去看,安靜去拍,再默默給予仍住在這地方的人祝福,
是去這樣的地方,該有的自制和態度。
這地方成了不少攝影客口中外拍的好地點,
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不懂尊重而大聲喧嘩嬉鬧的遊客,令人很搖頭。
黃老伯的作畫很隨興、活潑。
不管是看似手舞足蹈的人,還是祝福的字句,
那些看來泰半是跳脫現實的人像,動作或神情皆是充滿活力,
對映著畫作人的年事已高,與即將落歸塵土的建築,
卻不會有像以往看見拆遷時的那種傷懷。
眷村的住民中,或許總不乏像阿伯這樣離家背井,跟著軍隊流離了人生大半歲月,
儘管最後他們落腳在這裡,卻家不一定真正在這裡。
那些兒時記憶,年少時的美好,或曾經對未來人生的憧憬與想像,
累積在腦海一切,也許反映在畫裡。
畫憑人意志,去除了那些殘酷或悲傷的部份,
留下是美好的那部份。
就如此想著,於是連那呲牙裂嘴的變形小叮噹,
看起來也是可愛討喜。
明明該是可以慢慢看、慢慢拍的地方,
因為太過喧嘩的人群,突然會覺得自己身置此地,似乎也成吵鬧幫兇一員。
五彩繽紛的畫面已經很熱鬧,
其實來到這裡,真的還是安靜拍照就好。
那天遇到的一團拍照人馬,不止拍,更不忘大喊大叫,
還一條腿高抬起踩在門邊拍著走光照。
當拍照變成一件容易且幾乎是隨時隨地可進行的事情時,
難的不再是器材或技術,其實是態度和自我約制吧。
因為想著順便帶底片去台中洗,
所以難得的把數位和底片機一起帶出門。
上回的正片負沖,
所以這次才算是真正第一次看到拍出來的正片結果。
120的取景還在適應,全程也只有用p來處理。
撇開生澀的技術不論,
把數位的相片和底片擺在一起看,
底片的色彩感覺,果然還是有他獨特的魅力。
不過無論是數位還底片機,
現在手邊有的,拍出來的東西都很令我滿足。
唯獨有問題的題,缺一個可以同時裝兩台,但又好揹的雙肩袋。
留言列表